上海
群展 步天歌

20221215日至2023211日,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将呈现星河角落X《中国国家天文》历时3年策划的科学艺术展览步天歌Cosmological Elements),展览由天文研究及实践者安久、科学艺术领域策展人龙星如和克劳迪娅·史努格(Claudia Schnugg)联合策划,一共呈现近10个国家、30位跨媒介艺术家的作品,亦包含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林茨电子艺术节等参与展出的艺术家的作品。

 

步量天地之间,我们与星辰遥相呼应。隋唐以来,以多个版本传世的步天歌,在观象台口传却不在民间流转,随着时间推移,此本只传灵台,不传人间,术家秘之的步天歌口诀从观象台进入民间,正如宇宙也从研究的高阁,成为许多艺术家、摄影师、作家、天文爱好者可以参与、体会和讲述的领域。展览不但揭开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秘密档案,亦试图开启一段共赴宇宙终极浪漫的暗夜之旅 ,让观者探索宇宙和反观自身命运。

 

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中的元素、尘埃经过了无数次地分离、又重聚。终于,在无尽星河的漫长等待中,人类出现在了地球这颗漂浮于深空的行星上。人类只有一片天空,地表之上在历史中曾经出现的观星者及他们所处的文明,为这片相同的广袤寰宇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制图学。从古时的星图,到太空望远镜离开地表拍摄的深空图像,再到不在人眼可见波段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些对宇宙的制图也揭示了一种将天空作为大地或海洋的可能,星球可能是板块之上的大地,星际空间可能是海洋尽处的海洋。第一张星图也标志着天空从几十亿光年的虚空,转换为可被凝视、追踪、描摹的对象的瞬间,或者说一种天人关系的思维转变。 尽管我们不能在星海中直接航行,但我们都同在一艘名为地球号的宇宙飞船上,它承载过几十亿的乘客,让我们在宇宙中每秒转动约 465 米,又随着太阳系以每秒约 20km 的速度向织女星迈进。

 

展览的中文名步天歌意在暗示这种由地球所携带的无意识航行,亦可成为观星者的有意识行动——暗夜在遮蔽视线的同时,也揭示了一整个宇宙的存在。步天歌采用三垣、二十八宿将全天星空分为三十一大区,以此观测星空运行规律、测定岁时季节等。被《通志·天文略》称誉为句中有图,言下见象,或丰或约,无馀无失步天是一种人身坐标和宇宙坐标之间的动态关系,也是展览重要的概念起点——不论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经历过多少观测与探测技术的革命,我们自身仍然是极为重要的媒介。肉眼尺度上的天河,观天设备尺度上的星体和科学实验设备所追踪的亚原子粒子、暗物质或暗能量,它们并不仅仅是对客观真实的描述,也在提示我们与宇宙之间深切而隐秘的关联。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凯伦·巴拉德(Karen Barad)谈论了当前的研究如何与宇宙半路相遇,社会科学家本特利·B·艾伦(Bentley B. Allan)则试图了解在主流叙事中的宇宙学元素如何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目标、愿景和讨论。

 

从步天歌的隐喻出发,展览进而从隐藏的维度宇宙生态漂流的文明三个角度,展开对宇宙空间和个体生命之间关系的思辨。 我们试图探索人类对太空的欣赏和敬畏从何而来,是什么推动了关于深空的视觉想象和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如何在带来新的宇宙图景的同时,将我们带回人类与构成宇宙的那些最微小元素之间——或者说,我们与星星之间的关系?
 

展览平行论坛 Panel Discussions

展览论坛平行论坛从展览课题出发,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从图像、文化和历史的视角展开三场分享。论坛由联合策展人龙星如策划。

 

比较行星学和陨石的冥想

参展艺术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科学中心主任维多利亚·韦斯那(Victoria Vesna)将从参展作品出发,通过一场关于陨石的冥想,展开对艺术与天文的跨学科合作的思考。学者卢卡斯·里卡夫坎(Lukáš Likavčan)将带来关于比较行星学的思考。行星planetory)概念超越了天文学和地球科学,扩展到人文和社会研究。但与此同时,行星是否可以不仅仅作为一个标度概念,而作为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我们是否可能通过将多个标度折叠成一个异质的连续体,去摆脱全球与地方的二元对立,并按照 行星隐藏在每一粒沙子中的想法,去描述一种行星的卷曲?

 

如何绘制你不可见之物:天文图像小史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博古睿学者路易·罗森(Lois Rosson)将从太空时代的天文插图史展开分享。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制作高分辨率的外太空图像的最快方法是雇人手绘。讲座将研究美国天文插图的历史,以及它走出天文台,进入更广泛的商业市场的过程。在太空时代的过程中,人们对外太空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创造视觉上连贯的图片仍然需要高度的操作。将这一任务专业化的天文插画师开发了一套特定的视觉惯例,以表明他们图像的准确性,并改变了大众和科学想象中的太空景观的外观。

 

太空时代和流浪文明

汉娜·阿伦特研究中心主任罗杰·伯克维茨(Roger Berkowitz)将围绕阿伦特的文本《对太空的征服及人的定位》,对展览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人本主义的宇宙观——进行展开。也通过这一关键文本,思考人文主义者如何和科学家建立一个共同的讨论平面,去理解太空探索的前景,和人与宇宙在物理和哲思层面的关联。

策展人:

Claudia Schnugg

Iris Long

艺术家:

Agnes Meyer-Brandis
Ani Liu
Angela Davies
Anna Hoetjes
安久 Angel An
Aoife van Linden Tol
Cath Le Couteur and Nick Ryan
陈明强 Mingqiang Chen
Daniela Brill Estrada
董书畅 Shuchang Dong
Eli Joteva
Florian Voggeneder
Jennifer Allora and Guillermo Calzadilla with Ted Chiang
李昊哲 Seph Li
Lucy McRae
東信&椎木俊介
Michele Boulogne
钱正昊 Jefferson Qian
Quadrature
Ranjit Bhatnagar
Victoria Vesna
易炜寒 Weihan Yi
阅壤小组 Enjoy the Lunar Soil

 

从陨石的冥想比较行星学

Stardust and Comparative Planetology

 

关于陨石的记述自古有之,而对于它们的科学研究则始于18世纪。一些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天外来客”所含的化学元素如氧化物、铁硫化物、金属铁和镍等,都能在地球上找到。“星尘”(陨石微粒)是人类头发宽度的1/10,每天有70-100吨这种地外之物落在地球上,这些看不见的颗粒承载着我们宇宙根源的奥秘。我们每天吸入的灰尘中,偶尔会夹带“太空灰尘”,亦即陨石的微粒。

 

参展艺术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科学中心主任维多利亚·韦斯那(Victoria Vesna)及维也纳大学地球科学教授、前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克里斯蒂安·科贝尔(Christian Koeberl)将从参展作品《[异星]星尘:从信号到噪声》出发,通过一场关于陨石微粒的冥想,展开这个项目的诸多维度: 作品不仅采集和分析了微陨石样本,也追踪地球上的风和天气如何使这些尘埃粒子长途旅行(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臭氧总量绘图分光仪跟踪在撒哈拉上空形成并穿越大西洋的尘埃云的路径);作品的声音则来自流星的等离子体轨迹反射的无线电信号、NASA的InSight航天器搭载的地震仪(SEIS)及快速射电暴(FRB)的无线电嘶吼。

2020年3月10日,《星尘:从信号到噪声》在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陨石展厅首次展出,作品的数字内容是以降落在各大陆的真实陨石为蓝本创作的,在展览“步天歌”中,艺术家创作了一件以2000年在中国阜康附近的山上发现的“阜康陨石”为主题的特定地点的作品,它是一种橄榄陨铁——一种带有橄榄石晶体的石铁陨石,人们推算它有45亿年的历史。

 

学者卢卡斯·里卡夫坎(Lukáš Likavčan)将就他从“比较行星学”相关的写作与研究作出回应。“行星”(planetory)概念超越了天文学和地球科学,扩展到人文和社会研究。但与此同时,行星是否可以不仅仅作为一个标度概念,而作为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我们是否可能通过将多个标度折叠成一个异质的连续体,去摆脱全球与地方的二元对立,并按照 “行星隐藏在每一粒沙子中”的想法,去描述一种行星的卷曲?

 

嘉宾介绍

 

维多利亚·韦斯那(Victoria Vesna)博士是一名媒体艺术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设计与媒体艺术系教授,艺术学院和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CNSI)艺术和科学中心的主任,马赛地中海高级研究学院的高级研究员(2011-2013)。她在学科与技术之间进行实验性、创造性的研究,她的装置作品往往探索通信技术如何影响集体行为,以及与科学创新相关的身份认知如何转变。在过去的十年里,她参加了20多个个展和70个群展,发表了超过20篇论文,并被邀请参与了100多场演讲。她是《人工智能与社会》北美地区的编辑,并于2007年出版了选集《数据美学:信息泛滥时代的艺术》(明尼苏达出版社)。她的另一本选集《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中的状况》(与克里斯蒂安娜·保罗及玛格特·洛夫乔伊共同编辑)在2011年由Intellect出版社出版。

 

克里斯蒂安-科贝尔(Christian Koeberl)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地球科学(撞击研究和行星地质)的全职教授,同时也是奥地利科学院的正式成员。从2010年到2020年,他是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总干事及博物馆馆长。他于1990年获得地球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他曾在休斯顿的月球和行星研究所和美国宇航局约翰逊空间中心,以及卡内基尔大学等机构担任访问科学家。他也是达特茅斯学院(新罕布什尔州)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南非)的访问教授。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撞击坑,特别是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以及早期地球、陨石和行星地质学。他曾发表约500篇经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其中许多是关于撞击坑的;同时,15963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卢卡斯·里卡夫坎(Lukáš Likavčan)是上海纽约大学人工智能与文化中心的研究成员及“全球视角”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技术哲学和环境哲学,尤其是当代理论人文学科和视觉文化中的行星概念和表现。Likavčan是《比较行星学导论》一书的作者(Strelka出版社,2019年),也是阿姆斯特丹测量所(Waag)下设“不止行星”(More-than-Planet)工作小组的成员。在过去,他在柏林现代艺术中心(KW Berlin)、欧洲核子研究所(CERN)、Sonic Acts、维也纳双年展、鹿特丹Het Nieuwe Instituut等机构展示了他的工作。

 

克劳迪娅·施努格(Claudia Schnugg)博士,“步天歌”联合策展人。她是一位艺术与科学合作的策展人和制作人,也是研究艺术和美学与科学、技术交叉点的研究员、林 茨电子艺术节的项目策划人之一,作为具有文化科学背景社会和经济科学家,她侧重将艺术家和 艺术项目与新技术和科学研究交织在一起,探索艺术干预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她的项目曾发表于国际科学画廊、慕尼黑亥姆霍兹中心表观遗传学和干细胞研究所、欧洲航天局、埃森哲人类洞察力实验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艺术|科学中心、欧洲南方天文台、弗劳恩霍夫数字医学研究所、林茨电子艺术节等。

 

龙星如(Iris Long)“步天歌”联合策展人。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目前博士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前沿实践方向,2022-23博古睿学者。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2016);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 sophialexa.com),《他山之石,新代理人》(PSA青策计划大奖),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等,她也为艺术家刘昕、Lauren Lee McCarthy等策划国内首个个展。2019年担任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国际评委。2020及2022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和策展项目。

 

2022.12.14 - 2023.02.11
复星艺术中心(上海)
品牌
码上预约